一场跨越生死的生命馈赠

betway电竞登录 时间:2025/10/15 14:48:11 来源:开封网 0 次浏览

10月14日,对于河南省中诚国际旅行社的计调经理张鑫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他躺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病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一袋饱含“生命种子”的混悬液,将从他的身体里分离出来,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这一刻,他满怀期待,也准备已久。


3260977218865370bd635664b8029c7e68ef0cb4007e484766.png


缘起:一份持续多年的爱心


今年35岁的张鑫,是一位热情、爽朗的河南汉子。在他的认知里,献血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经常献血,已经献了五六次了。”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是他多年来坚持奉献的爱心轨迹。正是这份源于习惯的善举,在2025年的一次献血中,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于是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在他的生活中,他是父亲,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可爱女儿;他是丈夫,与在旅行社工作的爱人共同经营着温馨的小家;他也是在旅游行业深耕十多年的资深从业者,从一线导游一步步成长为公司的计调经理。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因一个电话而掀起了温暖的波澜。


抉择:一通电话背后的义无反顾


2025年9月1日,新学年的第一天,张鑫接到了一个期盼已久的电话——他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电话那头是骨髓库工作人员谨慎而期待地询问,电话这头,张鑫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和顾虑。


“没有犹豫,没有顾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鑫的语气依然坚定。他深知,非亲缘之间的配型成功率极低,通常是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自己能配型成功,对于那位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患者及其家庭而言,无异于黑暗中的一束光。“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责任。”张鑫说,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有机会真正去拯救一条生命。


支持:一个小家庭的大爱共识


做出捐献的决定后,张鑫第一时间与家人沟通。令他欣慰的是,家人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他的爱人同样从事旅游行业,深知这份工作的辛苦与奉献的意义,她的话语简单而有力:“只要能救人,我们就支持。”


这份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了张鑫最坚实的后盾。家人的肯定,让他更加安心地踏上这段特殊的爱心旅程。在他身后,不仅有自己的信念,更有一个小家庭对于生命价值的共同认知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准备:为了一份生命的承诺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严谨而神圣的公益行为,对捐献者的身体状况有严格要求。平时有吸烟、喝酒习惯的张鑫,为了能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确保“生命种子”的健康与活力,他毅然开始了自我调整,加强锻炼,注重饮食,努力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他笑着说:“这对我自己身体也好,算是双赢。”这份自律,体现了他对远方那个陌生生命的郑重承诺。


工作与奉献:在忙碌中挤出爱心时间


作为旅行社的计调经理,张鑫的工作繁忙而琐碎。“旺季的时候八九点才下班是常态。”但当捐献这件人生大事与工作相遇时,他所在的河南省中诚国际旅行社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恰逢近期工作节奏稍缓,公司为他调整了工作时间,让他能够安心完成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和最终的采集。


从导游到计调经理,十多年的从业经历磨炼了他协调、沟通和负责的品格。如今,他将这种负责的态度,从工作延伸到了拯救生命的崇高事业中。


寄语:最朴素也最真挚的祝福


当被问及想对那位即将接受他造血干细胞的患者说些什么时,这位朴实的汉子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真诚地说:“只要能帮助他就行。”


简单的一句话,承载着最厚重的祝愿。他不需要对方的感谢,只希望自己的这份微小的付出,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生命的涟漪,帮助那位患者战胜病魔,回归家庭,重启美好人生。


张鑫的义举,不仅为一个濒临绝境的家庭带去了希望,也用实际行动为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上了关于爱与奉献的最生动的一课。他就像一位生命的“计调师”,用自己的热血和爱心,为一位陌生人重新规划了人生的旅程。我们祝愿张鑫捐献顺利,也期盼远方的受捐者能够重获新生!生命因奉献而伟大,世界因爱心而温暖。


lll
Baidu
map